“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南京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新的贡献。
持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途径
“这组版画的主题是‘烽火岁月的嘹亮号角’,我们将红色主题融入版画,涵育学生家国情怀;在这个区域,孩子们可以创作‘儿童数字版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昨天,在石鼓路小学儿童版画博物馆里,校长周锋介绍起学校坚持了近40年的美育特色,又多了一份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这让我们感觉有底气,有方向,有力量。”周锋说,“学校秉持‘立美修德’校训,儿童版画教育是学校响亮的名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把德育融于儿童的生活和审美世界,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比如,学校打造了‘美劳刻印坊’,探索以美辅劳,劳动创美的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每年暑假,学校还联合周边场馆,持续举办‘美印新时代’儿童版画展,传递孩子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周锋说:“下一步,我们要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转化为奋进动力,进一步完善‘梧桐树下的美学课’体系构建,加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力度,结合‘科学教育+’、劳动教育、‘开心一刻’课间微运动及阳光大课间、博物馆思政课等工作,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并加以体现与渗透。”
“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的期望”。
近年来,南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宁育德”“宁育心”“宁育家”的“三育”工作品牌,全力推动全市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成立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15个一体化建设联盟、因地制宜创设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等,持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途径。接下来,南京将持续聚焦“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充分发挥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博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以“南京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实践育人阵地,让思政教育在南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利用AI等技术手段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近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以数场别开生面的AI教学应用研讨会,在校园中掀起一股创新热潮。在豆包、DeepSeek、Kimi等人工智能平台不断革新生活与工作模式的当下,教育的变革已悄然来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的高度,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二十九中党委书记唐云龙说,“学校有两个省级课程基地,分别为江苏省儒学课程基地和理科综合创新实验课程基地,还拥有金属机器人南京市培训基地,我们将通过最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特别是结合人工智能的最新方向,助力孩子们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南京大学高品质拔尖创新人才零年级计划的合作中学和东南大学未来英才创新班合作中学,我们也将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让学校的高品质人才能够助力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向改革要动力。南京市第九中学党委书记张翼飞说:“在坚守教师‘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使命的前提下,借助AI提升教师的数字能力、帮助教师从繁琐的日常任务中脱身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生成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等,将成为推动我们这所百年老校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焕发新的生机的强大推动力。”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曹海永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点和关键,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指明了具体的路径和方略,那就是回到根本办教育,比如充分激发教育的内生动力,用系统思维推动教育的整体改革等。作为基层学校的书记、校长,我们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不断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力量,让教育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打造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M6米乐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程海波表示,“我们将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细化为路线图和施工图”。
程海波说,学校将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创新策源地作用,深入实施“双峰打造、双培聚才、双力提升、双高协同、双引赋能”牵引性工程,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开展贯通“理论—临床—基础—转化”的全链条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融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打造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牵引、以校院政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为支撑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新生态,支撑赋能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表示,当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已逐渐形成“需求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同”的有组织范式,他将和团队一起瞄准航空航天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强化基础研究,集中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着力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瓶颈难题,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航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章炎麟表示,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管理人员,要以“破四唯”为导向重塑人才生态,厚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成长沃土,推动产学研用“双向奔赴”。要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联合体,深化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融通攻坚”,以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为抓手,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记者 钱红艳 何洁)
来源:南京日报2025年3月8日A4版
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03/08/content_54_197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