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开辟新赛道
政府工作报告:要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增长新引擎。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代表委员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医疗健康产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明确的指引。总书记强调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等,正是我们当前工作的核心和方向。”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刘云表示。
刘云院长告诉记者,医疗健康领域通过融合最新的科技成果,比如器官芯片技术、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和AI大模型,已经开始让大家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器官芯片为例,通过模拟人体器官的微环境,医务工作者能更有效地进行药物测试和疾病研究,这对于加速新药的开发和降低研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精确度和效率,还能大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
刘云院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不仅提供了行动的方向,更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一员,她深感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江苏力量,为全人类健康福祉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春香也非常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赛道”,正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发力点。“我们身体力行投入实干,一方面探索与国内顶级医学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积极支持开展有关医疗科技创新的基础科研工作;另一方面认真梳理调研企业在创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发现薄弱环节,为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王春香建议给予创新企业“研发—审批—价格—收费目录—支付”全链路支持,帮助创新医疗器械及其创新技术走好获批后的关键几步,对那些优秀的创新“扶上马,送一程”,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及其创新技术尽早应用于临床,惠及百姓。
一线声音
南医大四附院负一层放疗科,“麒麟刀”设备开年安装完毕,已经用于服务患者。“在高端放疗设备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时,‘麒麟刀’做到了国产替代,从一张张图纸到一颗颗螺丝钉,再到机器组装,我们参与了‘麒麟刀’利刃出鞘的全程。”对于开辟新赛道,四附院放疗科主任沈泽天很有信心,借力临床优势,医疗机构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加快创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转化,企业以科研力“赋能”本地医疗力量的提升,这样的医企“手牵手”正在逐渐成为常态,也只有这样的“双向奔赴”,才能在健康的新赛道上跑得更快、更远。
关键词:慢病管理
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刘璠教授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人群数量庞大,公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出现了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并重的结构性改变,医疗服务供给侧需要向多维度、全周期的大健康管理模式倾斜。
“但目前缺少权威机构、部门的专业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健康促进干预手段,健康理念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部分居民缺乏慢性病防治常识、对慢性病认识不足、依从性差、自我健康管理难。”刘璠教授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有的医疗模式和管理理念不稳定,签约的患者人数众多,给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此外,我国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主要集中在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对亚健康状况人群的关注不足,不利于指导参与者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关注和早期预防以及康复。
刘璠教授建议,应当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质控管理,建立信息数据库,对干预效果进行质控,形成“政府—健康管理机构—健康管理对象”三方协同共治模式。改变患者单纯靠医保用药维持所谓的健康状态,促进医疗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并减轻医疗负担。刘璠教授说:“当然,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力度也必不可少。应当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促使群众在掌握健康科普知识点的同时,了解促进健康的科学方法,引导群众自觉自发关注自身健康,提升健康素养,获得健康生活。”
一线声音
健康管理型医院建设,在扬州市卫健委的年度计划中非常亮眼。扬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扬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国祥表示,扬州今年将全面实施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其中包括了打造医疗服务高地,深入与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高水平医院合作交流,创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也包括推进医防融合发展。扬州将开展医防协同交叉培训项目,首批建设24家健康管理型医院,完成肿瘤等重大慢病筛查16万人以上。
“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质量”被写在了淮安市卫健委的2024年重点工作中。2023年,淮安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以4家三级甲等医院为核心,紧密联合全市30多家二级医疗机构形成4个紧密型医疗集团,实行专家每周下沉坐诊、科室共建、设备一体化运作、双向转诊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加强基层的服务能力。不仅如此,近年来,淮安全市还建成17个县域医共体、63个专科联盟、12个远程协作网。
“这系列举措背后的最终愿景是,让三甲医院医生回归疑难危重急症救治的主业,提供高水平医疗和科研,而基层服务于慢病管理。”淮安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东辉解释,这样一方面将基层人员从繁重、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重大疾病间歇期的管理提升医护人员水平,赋予其更高的职业价值感。
之所以提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质量”,是因为在郑东辉看来,精神疾病防治体系的建设仍待完善。“精神障碍患者的回归,也是漫长的‘慢病管理’过程。”今年淮安市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正是为了要让早期心理障碍患者咨询有去处,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受到管理,让普通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回归社会。
关键词:中医药传承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代表委员说
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M6米乐官网副校长方祝元看来,中医药特色是医院的立院之本,医院一直致力于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从“专科、专病、专家、专药”的“四专”特色再到“名院、名科、名医、名方”的“四名”优势,已经深受患者青睐。作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医院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医在重点病种的临床研究上也颇有优势。”他以高血压为例提到,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高血压全程防治研究和江苏省中医高血压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的建设,医院在重大慢病重点病种临床研究上亮出“真功夫”,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慢性肺病的防治能力进一步增强。谈及中医药传承创新,方祝元表示,要从理论创新、模式创新、“中国药”创新三个方面出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研制更多符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
“这次报告中再次提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为推动中医药发展注入了新的‘精气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表示,作为国内中药创新领军企业,他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企业国家级平台的“磁吸”效应,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蹚出一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径。肖伟建议,要高度重视中药创新药的临床价值。“我国现批准的中药创新药都是经过严格规范的临床前和临床科学试验研究,兼具中医‘功能主治’和西医‘临床适应症’,具有可靠的临床安全性、可靠性和循证医学证据。”他表示,应鼓励临床医院最大限度使用中成药,充分发挥中成药制备工艺先进、质量标准高、临床疗效好的治疗优势,并鼓励将古代经典名方开发成为新型中成药,支持扩展临床使用场景,还应高度关注儿童用药的品种和安全有效,加强儿童用中成药多品种、多病种创新研发。
一线声音
“从满足百姓健康需求的高度,中医药传承创新要‘勇攀高峰’。”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章鸣林介绍,去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借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等创建,苏州将重点助推吴门医派再创辉煌,打造中医高峰。
“中医药是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有全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基地。”泰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全冬明从产业化角度谈及中医药传承创新,泰州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今年将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
在基层,中医药传承创新正化为最生动的实践。“中医药处方已经占到全院处方的近40%,生活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发展之道。”淮安市淮阴区徐溜中心卫生院业务院长、学科带头人吴斌说,医院开设中医科已经有64年的历史,可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达30余种,他明显感觉到由于近几年的政策导向,中医药正蓬勃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提供优质医疗,我们要让基层百姓享受到更为便捷、有效的中医服务。”
记者:安莹杨彦王甜蒋明睿仲崇山
来源:新华日报2024年3月8日18版
https://xh.xhby.net/pc/con/202403/08/content_1303929.html